中庸一
進德修業
四書是孔子的道脈心法,中國的聖經, 影響中華文化至今2500餘年, 今日再復習, 其味無窮,大學道, 千秋金鑑; 中庸理, 萬世丹根。若把大學比喻為「儒教的心經」, 那麼中庸便是儒教的「金剛經」。儒家學術是一种生命之學, 而中庸之教, 則是此生命之學的圓教。 朱夫子引言程頤夫子說: 「子程子曰:『不偏之謂中, 不易之謂庸; 中者天下之正道, 庸者天下之定理。』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,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, 故筆之於書, 以授孟子。其書始言一理, 中散為萬事, 末復合為一理。放之則彌六合, 卷之則退藏於密。其味無窮, 皆實學也。善讀者, 玩索而得焉, 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。」 在儒家典籍裡, 將「真理天道」觀念說得較完整的書, 除了易經. 繫辭傳外, 其次就是中庸。中庸之書,是群經之總滙樞要, 以本性、 明道、教化為總綱領, 以中和中庸為其實踐, 以慎獨施其功效, 以明誠立其極致。 呂祖:「中庸定義者何?尚篤行也, 行之不篤, 乃信之未堅矣。天之明令於我者是何物, 曰性, 性具五德, 率性而行之實現於外, 盡其美善, 則凝至道矣。故聖人覺性, 凡夫迷性,聖凡之分, 在覺迷之以本體來談中庸, 中庸一面是實踐仁道, 一面是本體。中庸的精神可有四個不同的步驟:「致廣大而盡精微; 極高明而道中庸。」 1. 致廣大: 即是把我們的眼光放開闊, 以認識天體, 人世間的層面,世界的整體角落, 還有要對自我 2. 盡精微: 即是細緻地考察. 研究事物的道理, 分析事物的理由, 以知性的態度瞭解世界。 3. 極高明: 即是認識事物背後的道理, 對「天命之謂性」要有高明的認知, 亦即對「道」的本體要有所把握, 又有廣大的知識與精微的分析的能力。 4. 道中庸: 即是在實現「道」的時候, 能發露於用。也就是使我們的思想. 行為能忠於道理, 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。 故事: 子夏問:「顏回為人怎樣?」 孔夫子:「回的仁德修養比我好。」 子夏問:「子貢為人怎樣?」 孔夫子說:「賜的辯才比我好。」 子夏問:「子張為人怎樣?」 孔夫子說:「師所莊矜比我穩重。」 子夏問:「子路為人怎樣?」 孔夫子說:「由的勇氣比我好。」 子夏驚疑的說:「 他們比老師賢明, 為什麼來向老師學習?」 孔夫子回答說:「顏回雖仁德高, 但不懂得通權達變;子貢雖有高度辯才, 却不知收斂鋒芒;子張雖穩重莊矜, 却不懂得溫和平易;子路雖然非常勇敢, 却不懂得謙退恕人。」 經文: 「天命之謂性, 率性之謂道, 修道之謂教。」 譯文: 大學之道, 在明明德, 在親民, 在止於至善, 是大學三綱領。中庸的三綱領是: 「天命之謂性, 率性之謂道, 修道之教。」 上天所賦予人的生命叫做靈性。能夠引領靈性趨向純淨光明的法或理叫做正道。修習. 講論各種正道的思想或學術, 叫做教化。 參考: 對於「靈性」或「本性」的由來, 各宗派之間見解不一致, 也有些宗派避而不談, 而「中庸」則是很明確地告訴世人「性源之於天」; 這是一個非常清楚而且重要的道義。由於人之「本性」得自「上天」, 所以我們「人」跟「天」的関係是至親至蜜的。而「天」是神祕而崇高的,「靈性」是隱密而玄妙的,「道」是博大而精深的。所以一個君子不妨由信仰「聖人之教」而明白「天道」, 由「明道」而修養「本性」, 由圓滿本性而返「天」。 呂祖:「自性大源, 賦自理天, 在天未命於我之前曰理, 旣命於我之後曰性, 理與性無別也, 性本至靜, 萬物皆備, 五常具焉, 落入後天遂蔽其真矣。」 五祖:「不識本心, 學法無益, 若識本心, 見自本性, 即名丈夫. 天人師. 佛。」 六祖:「三世諸佛, 十二部經,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; 不能自悟, 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。」 陽明先生的詠良知:「個個心中有仲尼, 自將聞見苦遮迷; 而今指與真頭面, 只是良知更莫疑。」 百丈禪師:「靈光獨耀, 逈脫根塵, 體露真常, 不拘文字, 心性無染, 本自圓成, 但離妄緣, 即如如 茶陵郁和尚:「我有明珠一顆, 久被塵勞関鎖; 今朝塵盡光生, 照破河山萬朶。」 古聖先賢都啓示我們, 每人均具有無盡寶藏的如來智慧德相, 只因無明煩惱執著蒙蔽了本性, 使得無法完全顯現, 以致習以為常, 不思努力突破。如果, 我們能效法古聖先賢的生命風範, 必能轉俗成真, 超凡入聖, 見證自家真主人。 程夫子:「蓋上天之載, 無聲無臭, 其体, 則謂之易; 其理, 則謂之道; 其用, 則謂之神; 其命於人, 則謂之性; 率性, 則謂之道; 修道,則謂之教」。 故事: 石頭希遷,陳姓,12歲便歸依六祖,待3年,惠能將圓寂。石頭希遷請示惠能師父,嗣後將依附何人? 惠能:「尋思去。」石頭誤解,整日靜坐尋思,經人說才去找師兄--青原行思禪師。 行思問希遷:「子何方而來?」 希遷:「曹谿來。」 行思:「將得什麼來?」 希遷:「未到曹谿亦不失。」 行思:「恁麼用去曹谿作什麼?」 希遷:「若不到曹谿, 爭知不失。」 |
經文: 「 道也者, 不可須臾離也, 可離非道也。是故,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 恐懼乎其所不聞。 譯文: 「道」, 是不可以有一小片刻離開自身的, 如果可以一小片刻離開, 那就不是道了。所以 道德經:「道可道, 非常道。名可名, 非常名。〝無〞名天地之始, 〝有〞名萬物之母。故常 參考:「道」, 是無所不在, 無所不包的, 「其大無外, 其小無內」。所以天地間不論是形而上或道在自身, 不可外求。但要「明道」.「 得道」, 必須「慎獨」, 謹防害道的心魔顯現. 滋 經文: 「 道也者, 不可須臾離也, 可離非道也。是故,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 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 莫顯乎微, 故君子慎其獨也。」 譯文: 「道」, 是不可以有一小片刻離開自身的, 如果可以一小片刻離開, 那就不是道了。所以, 立志修道的君子, 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, 要存著警或譴慎的心, 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, 也要存著惶恐畏懼的心。因為害道的心魔, 再也沒有比隱暗處更容易出現, 也沒有比微細事更容易滋長, 所以君子一定要謹慎自己獨處時候的意念。 展獲說:「君上以『鼎』為國寶, 臣卻以為『信』才是國寶, 所以恕難從命。」魯君見展獲態度堅決, 只好把真鼎割愛送齊。展獲雖因此丟掉官位, 卻一點也不後悔。在聖賢君子的慧眼裡, 為保住官職, 而把人格出賣, 正直又聰明的柳下惠是作不到的。 經文: 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 謂之中; 發而皆中節, 謂之和。中也者, 天下之大本也; 和也者, 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 天地位焉, 萬物育焉。」 譯文: 就人來說, 喜悅. 忿怒. 悲哀. 快樂的情感, 在尚未發出時, 在心上沒有偏向, 這叫做「中」。發出以後, 如果都能合乎節度, 這就叫做「和」。若將層面擴大來說, 「中」, 內含無窮道理, 更是天地間萬事萬物成立的大根本。「和」, 藏有無盡作用, 也是天地間萬事萬物通達成功的大要素。所以, 能把中和的原理. 妙用做到最高境界, 那麼天地間的一切現象, 就能各安其所, 不致動亂; 而萬物也都能得到順利成長了。 參考: 何謂「中」?可以解釋為不偏不倚, 可以解釋為「寂然不動」, 可以解釋為「不執兩端」, 亦可以解釋為「不過或無不及」的意思。 何謂「和」?可以解釋為「圓融無礙」, 可以解釋為「平等大同」, 可以解釋為「有節有度」, 可以解釋為「平衡協調」的意思。 喜怒哀樂未發時, 性本湛然常寂, 風恬浪靜, 水面無波, 一如未發氣象, 便是太和之氣。末發時此心無倚無著, 虛明寂定, 此即人生本來面目, 不落有無, 不墮方所, 無声無臭, 渾然太極。靜極而動,已發之氣象, 應事接物, 如木有本, 其茁必壯, 如水有源, 其流必長。 「中」與「和」, 似乎是兩种不同的東西, 其實二者是分不開, 中裡有和, 和裡有中, 並存於天地間任何事物, 整個天地也是不離中和。如太陽系的恒星. 行星. 衛星, 照著規道循環不已, 就是太陽系的中和之道, 違反中和的運行, 便將毁滅無存。我們作事要不煩、不疏、不疾、 不徐, 是中和之道, 如果違反中和作事, 就會很不愉快, 所作的事也會顛倒短暫。 濟公恩師:「中」是指道體說的。喜怒哀樂能恰到好處的發洩, 便是「和」。道體, 是一切存在的根源, 一切價值之所出; 所以是天下的大本。自然是道, 規律是德。率性是道, 盡心是德。 自明者是智, 自省者是賢, 自愛者能潔,自制者能勝。 王覺一祖師:「天地者, 陰陽也。喜怒哀樂者, 四時也。發而皆中節者:『當喜而喜, 如春時行春令,萬物發生之節。當樂而樂, 如夏行夏令, 萬物暢茂之節。當怒而怒, 如秋行秋令, 萬物結實之節。當哀而哀, 如冬行冬令, 萬物收藏之節。』」 菜根譚:「疾風怒雨, 禽鳥戚戚, 霽日光風, 草木欣欣, 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, 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。」 故事:「明理賢淑的長孫皇后」唐朝皇帝唐太宗, 有一位賢慧皇后, 太宗非常敬重她。一天, 太宗退朝回來, 一路直呼:「氣死我了, 氣死我了!」顯得非常忿恨的樣子。長孫皇后連忙問怎麼一回事?唐太宗滿臉殺氣說:「魏徵這個傢伙實在太可惡了。無論什麼事情, 祇要他不認同的, 就非堅持到底不可, 今天就在朝廷之上, 當著大家的面叫我臉上無光, 根本不把我皇帝放在眼裏。哪天把我惹惱了, 非宰了他不可!」長孫皇后得知事由, 默默地退入房內, 換上一身大禮服, 來到太宗面前, 很敬重嚴肅地對他說: 「臣妾聽說一個國家一定有英明寬大的君主, 才會有賢能盡職. 敢直言諫上的忠臣。今天皇上有魏徵這樣一位忠誠正直的大臣, 正表示您是一位賢明的君王, 妾身很為夫君高興, 特別換上大禮服來向你道賀。」唐太宗聽了皇后這一番話, 不禁大受感動, 從此不但不再責怪魏徵, 而且更加傾聽接納他的意見。 經文: 子曰:「中庸其至矣乎!民鮮能久矣!」 譯文: 孔夫子說:「中庸的道理, 真是至善至美啊! 可惜世人不能體悟這种道理已經很久了。」 參考: 人是善變的, 孔夫子聖人提醒學習聖賢的君子, 要時時刻刻守住中正圓通和順之道, 才能達到不偏、不倚、不躁、不疾的中道。 .....點擊讀取更多內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