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十一
前言: 若說論語整部用一句話蓋括, 那是〝忠恕〞二字, 而中庸整部來說, 只用一個字講, 是〝誠〞。中庸第十六章云:「神之格思, 不可度思, 矧可射思!」「至誠之道, 可以前知, 故至誠如神」都是說誠可感天地, 是本性良心的啟動,誠為至聖的表現, 因時時保持清明, 無私欲障蔽理性, 所以其志氣如神, 高風亮節似鏡, 寂然不動, 感而遂通, 故以神來形容。
〝誠〞為「中庸」至高境界, 代表天地的一片真心, 唯誠可以盡人之性, 可以盡物之性, 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。〝誠〞是天道的特徵,也是修道人必求的境界。 經文: 誠者, 天之道也; 誠之者, 人之道也。誠者, 不勉而中, 不思而得, 從容中道, 聖人也; 誠之者, 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 譯文: 真誠專心一志, 是大自然的法則; 讓自己真誠不違反良知, 是作人的法則。大自然的誠, 不須用勉强就能符合, 不用思慮就可得到, 任何舉動都合於道的原則, 聖人就是這樣。至於努力讓自己作到真誠的人, 就要選擇良好的行為而堅持下去。 參考1: 大自然法則, 就是四季分明, 十二節氣不亂, 春風春雨, 萬物蒙芽, 夏天萬物茁壯, 秋天季風, 成就果實豊收,冬天霜冰凍冷, 營養大地,休兵養銳。種瓜得瓜, 種豆得豆, 這是天地之誠, 而使萬物得以生生不息, 人們才能安然渡日。人既得之於天, 自然也應該效法「至誠之道」而努力實踐, 而才能達到「誠之者, 人之道也」。 聖賢人能無私心無分别心無妄念, 其德行心量配合天地, 所以能達到「不勉而中」「不思而得」「從容中道」之境界。但對於我們學聖學賢的人, 其德行心量還未能圓滿, 欲望習性還未靜淨, 可以擇善固執後, 才能漸修漸入, 慢慢達到一個境界。 參考2:孔夫子曾說: 「 託之空言, 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」這表示理不以徒託空言, 道亦不可虛懸掛空, 而必須由人來實踐、來體現。人人皆有〝誠〞的真性, 就是河圖五德中的誠信, 所以人人要以誠為本, 萬物皆備於我, 反身而誠, 樂莫大焉。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真誠的人不容易, 因為不得半點虛假和功利, 需要實實實在在地付出、奉献。真誠待人、克己為人的人, 也許偶爾會被欺騙, 但他們才會真正受人歡迎的人, 您說是不是。 |
經文: 「 博學之, 審問之, 慎思之, 明辨之, 篤行之。有弗學, 學之弗能弗措也; 有弗問, 問之弗知弗措也; 有弗思, 思之弗得弗措也; 有弗辨, 辨之弗明弗措也; 有弗行, 行之弗篤弗措也。人一能之, 己百之; 人十能之, 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 雖愚必明, 雖柔必強。」
譯文: 作為一個學道者, 必須要廣博的學習, 詳細的求問, 慎重的思考, 清楚的辨別, 忠實的力行。 有尚未學習到的地方, 不到學會, 就決不終止。有尚未問到的地方, 不求問到明白, 就決不放棄。有尚未想到的地方, 不到想出, 就決不棄止。有尚未辨別到的地方, 不到辨别明白, 就決不廢置。有作不到的地方, 不到切實作到, 就決不終止。 別人學習一次就會了, 如果我還不會, 就學習一百次; 人家學習十回就會了, 如果我還不會, 就學習一千回。如果真能按照這種方法去做, 即使是笨拙的人也會聰明起來, 即使是柔弱的人, 也會堅強起來。 參考: 能「博覽群籍」最佳, 一個學修辦的人要能「博覽群經」, 才能瞭解宇宙的真理, 人生的真諦, 提升生命價值觀, 博學才能擇善固執, 明辨是非, 說法講道更圓融。 在博學的過程中, 一定有不懂的地方, 遇到不懂之處必須仔细求問, 才能突破障礙, 不致於停滯難前。為學最怕不知強以為知, 或道理未解, 卻妄以臆度, 這樣的參學, 必難達到上乘之境。所以「好學好問」, 實在是學道過程中最重要的德行之一。 不懂的道理, 經過求問以後, 接下來要謹慎思考及清楚分辨、歸類。因為道理不經思考、分析、整理, 累積的東西一多, 就會昏昏不明, 無法生根在自己的思想体系裡; 當要取用的時候, 往往就產生了似是而非或理路不清楚的情況。 當聖賢的道理, 吸納進來以後, 如果已確定無誤, 就要確實地遵守或實踐, 這樣才是「落實」, 否則即為「空談」。聖賢之道, 不是空談便可成就的!所以學道的五個步驟, 以「博學」為初始, 以「篤行」為成功。 學習:1921年印度科學家拉曼, 一次偶然機緣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。「媽媽, 這個大海叫什麼名字?」 「地中海!」「為什麼叫地中海?」「因為它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。」「那它為什麼是藍色的?」年輕的母親一時語塞。站在旁邊的拉曼解圍向男孩說:「海水所以呈藍色, 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。」 告別那一對母子後, 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追求「未知」的好奇心, 不禁為之一震!回到加爾各答, 立即著手研究海水為什麼是藍的, 發現實驗的證據不足, 決心重新進行研究。1930年拉曼為此站上諾貝爾獎的獎台。 .....點擊讀取更多內容 ....點擊回前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