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 十二
前言: 中庸的精神都是在闡述一個「至誠」, 後面12章告訴人們, 要讓心性昇華, 唯有誠。
孟子主張性善, 其原則表現於自我者為「忠」, 發之於與人交往者為「信」, 忠信為本, 才能「極誠」無妄, 才能盡性至命之量。 程顥先生說:「人得自於天, 靈明不昧之自性, 原本是純粹而至善, 故當存心養性。切實下功夫, 尤當以盡已之心(忠) 、誠實無妄(信) 為根本德目, 能如此, 一切德業必能水到而渠成。」 經文:「自誠明, 謂之性; 自明誠, 謂之教。誠則明矣, 明則誠矣。唯天下至誠, 為能盡其性; 能盡其性, 則能盡人之性; 能盡人之性, 則能盡物之性; 能盡物之性,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。」 譯文: 由心的至誠而達到道理無礙, 這種方式就是「本性之道」。由明白道理而達到至誠的心境, 這種方式就是「教化之道」。心達到至誠的境界自然就能道理無礙了; 道理無礙後, 也自然達到至誠的心境了。 惟有天下至誠的聖者, 能夠盡知自己的本性。能盡知自己的本性, 進而就能盡知他人的本性; 能盡知他人的本性, 就能盡知萬物的本性; 能盡知萬物的本性, 就能贊助天地去化育萬物; 能贊助天地去化育萬物, 就可以與天地並立為三才。 參考:「 易經乾卦文言: 夫大人者, 與天地合其德, 與日月合其明, 與四時合其序, 與鬼神合其吉凶…。」惟有至誠的聖者,能洞見自己、他人、萬物的本性皆無差别, 所以能與天地同心、同德來化育萬物。世上的人類膚色有黃、白、黑, 但血液是一樣的, 所以說: 萬物與我一体, 天地與我同根。 明道先生說: 天地間有個天理, 常而不變, 於人稱性理。天地以此理育化萬物, 主宰與運化其間, 然 此理此氣早己遍布於萬事萬物中, 寂然而化, 猶如無心, 此天地之定。 君子之學, 即在於學習聖人, 以順天地, 而其方法莫過於在能涵養其心, 大公大正則不必強求, 只要能順應自然, 性自然定矣! 教化之道: 當人被外物的貪慾所累時, 自會感到人生的空洞。相反的, 如能看清自己的真實本性, 心不為物慾牽累而能悠閒自在, 這時侯就會感到人生是快樂的。又, 人怎樣才能除煩惱, 就要徹底見真性上,下工夫。真性就是天理, 人能去人慾, 存天理, 也就是能照見真實本性, 沒分別心消除固執意, 向人間凈土邁步。 |
前言: 人的生命價值在於人格, 人格存在於道德心, 心的中心點是仁, 仁表現在行為上是愛, 愛要以誠為基準。以誠對已: 不論是好是壤, 是幸是不幸, 是順利是創傷, 都要如實承認, 不自欺、不掩飾。
以誠對人: 不巧言令色, 不欺騙, 誠實以待, 不以酒食論朋友, 也不浪遊、笑鬧的方式與人來往。孔夫子說:「德不孤, 必有鄰。」憑真理和德性與人溝通, 以道相交, 才能長長久久, 因為, 道是真理, 是人性中所共同具有的。 古文觀止荀子勸學篇說:「積土成山, 風雨興焉, 積水成淵, 蛟龍生焉, 積善成德, 神明得焉。」 經文: 其次致曲, 曲能有誠; 誠則形, 形則著, 著則明, 明則動, 動則變, 變則化;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。 至誠之道, 可以前知。國家將興, 必有禎祥; 國家將亡, 必有妖孽; 見乎蓍龜, 動乎四體。禍福將至, 善, 必先知之; 不善, 必先知之。故至誠如神。 譯文: 至於相差聖人一等的賢人, 只能在某一部分的道德下功夫, 當他修為到某種程度時, 使有了「誠」的成份。內在有誠, 自然表現於外; 形於外, 就能慢慢顯露德行的力量; 德行的力量顯露後, 就會格外光輝明亮; 德行光輝明亮後, 就能感動眾人; 能感動眾人了, 就能變化風俗、人心; 能變化風俗、人心後, 就能更進一步地對世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。唯有天下最至誠的聖人才能沒有痕跡的教化世人。 至誠到了極點, 是可以預知未來的事情。譬如國家將到興盛的時候, 定有吉祥的徵兆,國家將到滅亡的時候, 定有怪異凶禍的事情。有時出現在卜筮的蓍草和龜甲上, 有時影响到人們手足的動作上。禍福即將來臨時, 是福, 必須先知道; 是禍, 也必須先知道。所以, 至誠的人如同神明一樣。 參考:(1)法融禪師未與四祖道信對談前, 在牛頭山坐襌,百鳥啣花供養, 讓世人驚為天仙。法融禪師尚存著有心可得, 有相可見, 是迷有境,是為心外求法, 見四祖道信後,百鳥不來啣花供養, 真正得道之人, 不在五行內, 所以現象界的人. 物是見不到他的氣象的。 (2) 百丈襌師有次到外鄉結緣, 在進入村莊前, 就見有村民多人在迎接, 襌師: 「您們怎知道我要來這?」村民說:「 昨晚土地神指示: 『 今日有大師來此。』」百丈襌師: 「我修得不好, 還在五行中, 所以鬼神才洞察知。」 .....點擊讀取更多內容 ....點擊回前頁 |